项目位于南京仙林湖北部片区,仙林街道毕升路以南,经天路以西,东至经天路,西至鲤鱼山,紧靠半山云邸。空间旨在打造私家庭院感受,营造出独特的艺术美学氛围,以‘游园’的巧思贯穿整体,连结地上与地下双层空间,洄游形路线,创造多元感官体验。
设计通过风景开阖、空间对比等手法,引导观者对空间的感知、强化空间尺度的对比关系;尊重自然的场域精神,营造“未山先麓 、移步易景”的空间意境。
初进此园,如游园漫步,迎面赏落石与青松,接待台如一块巧石错叠,上有纹理似水波动,青绿的飘带随波舞动。右侧倒挂的青松苍翠虯劲,姿态优美,与石相配,形神有致。又如巧石上那一抹青绿开始跳跃,顺著落石跃上青松,点缀诗情画意。
前厅金属渐变冲孔板包裹着石材,清冷的石材与热情的金属遥相呼应,暖深色的金属背景将空间的视觉进深向后退去,纯色的背景下更加突出纹理别致的接待台,极致的材料与观感碰撞,定下都市园林的空间基调,与景相配,观之,不觉厌倦,为设计之乐。
移步异景,右行至品牌展示区。左侧墙体作为分割将前厅遮挡,设计于墙中镂空为框,细长层级的框景将青石绿松装裱,自然穿墙而至,树荫半显,消弱了过厅石材的清冷,与尽头挺立的小青松对应,颇有山林野趣之感。
空间转至一层核心沙盘展示区域,回型参观流线将沙盘台围合,成为空间主角登场。视线由曲径通幽转向豁然开朗,光线却刻意压暗,顶、底以重色相对,空间尺度向四周随光延伸,更显宽旷。
黄色光晕笼罩下的沙盘台如一块独立的山形,近有点点光斑衬托,缀一斛绿意;远借过厅青松为意,黑色粗粝山石为境--景意境的融合,静深悠然。空间下每一个角度皆有韵味,每一眼都是心境的转变,界面的秩序交错,唤醒空间的自然律动。
至此,一层空间由前厅层层递进,至过厅,后场,先扬后抑,耐人寻味。
古言:“亭台楼阁,或耸立于青山之上,依附于江河之畔,或点缀于园林之中,生落于繁华之地,似一种装饰依一分山水,亮一道风景。”
设计以《山水阁楼图》中提炼设计元素,尊重传统园林文化下,用理性的思维加以提炼和优化,运用简练的设计逻辑与空间语言塑造东方美学与当代设计的融合,传统空间以现代的方式被重新演绎。
中国人向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居住环境,空间与造景是不需要对立冲突的,而是和谐互补的设计元素。
地下空间,有形的界面围合成无形的意境,墙面石材由清冷的淡色转为厚重的黑灰色,顶面转向浅色,拉高纵向视觉高度,辅以灯光点缀,意在塑造清幽雅静的洽谈环境。
褪去繁华中的铅尘,还空间以本真,设计旨在打造都市里的园林空间,拥抱诗意的生活态度。
品茗区的打造是设计者心中天地的缩影,‘暮色苍茫看劲松,乱云飞渡仍从容’,重点在意境的塑造,避免装饰物质的堆砌,细致推敲最佳的尺度与比例。
品茗桌的背后别有一番天地,置身其内,树冠如盖,婉转的松树垂挂而下,近览古松翠色,凸显空间的苍劲之感。
自品茗桌向内墙体呈规整的序列状,石塑造型墙与另一侧深沉的石墙一虚一实,一紧一疏,一深一浅,松弛有度。两侧墙体围合的小景,多一份则肥,少一分则瘦,空间之美,当是如此。
古松盎然,典雅古朴;空间之美,在于景,在于物。
墙面的石材如同园林画上的山石肌理,是自然的笔触,点缀绿意,利用墙面之间的相互叠合,遮挡,框景、借景,掇山理水构建空间骨架,定下清幽的氛围基调。
深洽区通过屏风中的屏风,空间得以向新的维度延伸,设计利用对称、对景手法,使相邻空间相互渗透。
屏风墙前层为金属夹砂玻璃,底墙上为画师现场创作的作品--‘半山’,磅礴大气。
于其它空间向内观望,界面的遮挡让区域半显半露,移动中,苍劲的笔墨时隐时现,境界深远。行至此,视线随屏风延展追光而去,静幽的氛围由暗至明,天光洒在尽头,空间如一副江南长卷,容纳万境。
空间之美,最应与环境和谐。
中庭的天光作为营造空间氛围的催化器,设计作为适当的介入者,自然与人工的结合,无声的为空间润色。
四周落地的玻璃将户外景色尽收眼底,健身场所与泳池相对,配之光影氛围,与自然对话,释放压力,身心愉悦。
水墨画卷般的空间风格,将水景拉开序幕。
张扬不拘的艺术装饰打破的空间的端正,缠绕的曲线似灵魂点亮空间艺术,创造了鲜活的生机。翻转的倒影带来了两个维度的视觉空间,虚实相生;转角屏风自成天地,半围的包裹给人一种安全感,纯粹的设计语言赋予了这个空间生命力与艺术感。
独立的小空间,自成一番天地,人于风雅之中, 随造化以四时为友。
空间意境,所见皆景。
设计创造了一个可居可游的都市游园,千回百转的空间叙事与游园动线交织并行,让观者忘却现实的繁俗,望见内心的倾诉,实体的边界消失无形,唯流光溯影、意蕴深涵。
△负一层平面布置图
△一层平面布置图
项目落地|栖霞建设规划设计部、江苏成品家生活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硬装团队|张丹丹、奚立言、李佳蔚、陈慧、梁志成、李增强主要材料|加州灰大理石、紫山水大理石、意大利火山石、山纹红橡木饰面、古铜不锈钢、金属漆、肌理漆等